綜觀音樂劇或劇院的歷史,從只能在歌詞中隱晦傳達同志意涵的《刁蠻公主》(Kiss Me, Kate, 1948),到成為同志群體自身投射的「天后音樂劇」Diva Musicals),再到近期許多讓角色以驕傲姿態擁抱酷兒身分的音樂劇,我們不難發現音樂劇與酷兒文化之間確實存在著很緊密的連結

(關於酷兒文化與音樂劇的發展歷史,下方這兩支影片有更詳細的介紹)

 

音樂劇在外國的同志文化中占據了相當重要位置,原因在於音樂劇和酷兒文化之間有著許多相似之處:音樂劇的主角們往往要面對深不可測、無法逾越的艱難險途,他們困苦纏鬥,甚至與全世界對抗,而他們手裡握著的武器可能就只是一首歌、一個微笑。這種面臨千辛萬苦仍保持樂觀的態度,不僅是音樂劇最標誌性的特色,同時也是同志運動中的精神象徵。

於是今天我就來向大家介紹六部我個人很喜歡的作品:

 

《長靴妖姬》Kinky Boots

kinky-boots-london-west-end-poster

由寫出同志經典國歌《True Colors》的同志偶像Cyndi Lauper創作音樂和歌詞的音樂劇《長靴妖姬》改編自2005年上映的同名電影(而電影又是以真實事件為啟發),敘述了老鞋廠的年輕繼承人Charlie面對傳統製鞋業的式微,偶然遇到變裝皇后 Lola 後,興起替她們製作演出長靴的想法,在兩人通力合作下,克服難關並帶領鞋廠成功轉型的故事。

blog-cover-2-1

當傳統的紳士男鞋遇上火辣的性感長靴、狂放的變裝皇后碰上保守的小鎮居民,看似毫無交集的兩類人,卻隨著相處的時間漸長而日益了解彼此,發現原來,你我本質都是一樣的。

之前托韋伯的福終於看到了完整版的《長靴妖姬》,我只能說:它真的太好看啦!劇情緊湊、毫無冷場,有歡笑也有淚水,有絕望也有希望。最讓人佩服的是那彷彿從螢幕溢出的滿滿活力!看完心情真的很好,最適合需要充電的時候!

 

《悲喜交家》Fun Home

Fun-Home-Logo_112_

《悲喜交家》改編自女同志漫畫家Alison Bechdel2006年出版的針對父女自傳漫畫。故事以第一人稱回憶兩個時間帶:兒時的蛛絲馬跡和上大學情竇初開,三個時間點依據主角成年後的角色回憶寫作而交錯出現。

故事講述成年後的Alison,為了繪出自傳而追憶成長經歷的故事。藉由回顧童年與青年時期,除了探索自己的性向外,他還釐清了兒時記憶中那些「不尋常」的地方:父母對彼此的冷淡,還有時不時出現的「水電工」,最後在大學時意外發現父親其實是深櫃的事實。而成年後的Alison也在回憶往日的過程中試圖重新理解父親。

21FUNHOMEjp2-superJumbo

這齣音樂劇的劇情雖然看似平淡,但是後勁非常非常強,讓人久久不能自己,不愧是當年東尼獎的大贏家。除此之外,值得一提的是,這部作品是在少見的環形劇場呈現,也就是說,舞台上發生的一切都會暴露在觀眾眼裡,但是這齣劇的演員走位和場面調度安排的非常巧妙,很多場景在我還沒有察覺就已經完成轉換,非常厲害。

 

《赤裸》Bare: A Pop Opera

bare-poster

《赤裸》的劇情主要講述了一群美國天主教寄宿學校的學生面對的各種身分、性別認同與宗教信仰之間的衝突,以及在經歷這個轉變的階段時,他們所面臨各種選擇和這些選擇帶來的後果。除了探討PeterJason這對同志愛侶在保守環境下所面臨的外在困境與自我矛盾外,這齣劇還涉及了未成年懷孕、毒品濫用以及自殺等沉重的議題。

unnamed

探討「信仰與自我認同間的衝突」並不是影視作品中罕見的題材,但編劇對於青少年的性格和心理狀況有著非常細膩的描寫,有類似經驗的人應該很難不對角色產生共鳴。此外,這齣劇還巧妙的利用劇中劇的橋段,讓劇中人物與羅茱的故事相互交織。歌詞中有多處更是直接套用莎翁劇本的台詞。雋永的詞句配上當代的搖滾曲風,激盪出充滿力度的樂曲,相當令人驚艷。

 

個人最喜歡的版本是2013LA復排的版本,因為我覺得Payson LewisJonah Platt之間最有化學反應,互動也最自然。YouTube上可以看到完整版)

 

《紫色姐妹花》The Color Purple

61fVRq5mkkL._SX466_

改編自作家愛麗絲沃克的同名小說,《紫色姐妹花》主要描述了20世紀初美國南方一位叫做Celie的黑人女孩在遭受性侵、暴力、種族歧視的乖桀人生中透過信仰與愛,找尋勇氣克服逆境的生命歷程。

雖然在音樂劇中,CelieShug的感情線表現得較為隱晦,但原著明確的描述了CelieShug之間的性接觸以及他們彼此相愛的事實Celie的人生轉折點是遇上了丈夫的情人——藍調歌手Shug。在Celie照顧Shug的過程中,兩人互生愛意。ShugCelie的意義,不僅是美好的性啟蒙者,也是在她喪失對生命的希望時的救贖者,更是讓她有勇氣掙脫束縛的精神導師(這也是為什麼我將這部音樂劇放在這次的推薦裡)

CYNTHIA2-jumbo

《紫色姐妹花》的故事本身相當沉重,但音樂劇裡的每首音樂都散發著濃濃的生命力和力量感。縱使沒有華麗的舞蹈和舞台,但劇裡各種爵音樂士和福音元素與每位黑人演員的唱腔緊緊結合,環環扣上故事,是絕對會讓人震撼到起雞皮疙瘩的那種!

 

《人人都在談論傑米》Everybody's Talking About Jamie

everybodys-talking-about-jamie-poster

《人人都在談論傑米》同樣改編自真人真事,講述了一位來自英國謝菲爾德的16歲男孩Jamie夢想成為變裝皇后的故事。

和那些對未來感到迷茫的同齡人相比,即將畢業的Jamie一直非常清楚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但要做自己並不容易,尤其是在風氣保守的謝菲爾德,但除了外人的眼光,Jamie也必須面對心中對自己的質疑和膽怯。所幸他有愛他、並且願意為他做任何事的母親,還有鼓勵他穿上高跟鞋和裙子去參加畢業舞會的好友Pritti,讓他戰勝心中的那道牆,勇敢地做自己。

everybodys-talking-about-jamie-photo-by-alastair-muir-01

《人人都在談論傑米》自2017年開演後就廣受觀眾的好評,除了劇情涉及的親情、友誼和自我認同等處相當引人共鳴外,本劇在道具和舞蹈的編排上也非常讓人耳目一新。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這齣劇在卡司上也具體呈現了當代英國社會的多元文化主義。

順帶一題,改編音樂劇的同名電影也將在近期上映!

 

《吉屋出租》Rent

Rent

是的,提到這個主題怎麼能不提到《吉屋出租》!

事實上,《吉屋出租》並不是第一部涉及同志議題的戲劇,但除了將非異性戀愛情搬上舞台,《吉屋出租》還涉及了美國80年代最熱門的社會議題,包括貧富差距、愛滋病危機、毒品濫用,同時也因為劇本中摻雜了許多作者Jonathan Larson的個人經歷,因此比起同時期的其他作品更顯得真實。(我在上篇文中有比較詳細介紹過《吉屋出租》,這裡礙於篇幅就不再多提,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翻我之前的文章)

《吉屋出租》的出現除了召喚了大眾媒體對愛滋病的高度關切,也對流行文化的範疇具有深深地影響。

 

事實上,在過去幾年間,酷兒文化在許多地區的音樂劇中都得到了相當精彩的展現。除了上述提及的六部作品,還有非常多優秀的作品值得大家挖掘!也期待未來我們能夠看見更多包容不同文化的作品出現!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聖塔菲的土撥鼠 的頭像
    聖塔菲的土撥鼠

    你知道去聖塔菲的路嗎?

    聖塔菲的土撥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